龙腾虎跃送祥瑞,称心如意闹龙年。咚咚咚……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上午9时许,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以“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为主题的2024年凉州区城乡社火展演正式拉开帷幕。
甲辰龙年,醒狮贺岁。由凉州区15个部门、乡镇、街道组成的社火展演队伍齐聚一堂,共同庆祝龙年新春。社火表演队将形式各异的舞龙、舞狮、秧歌、旱船、师徒取经等节目表演带给观众,让群众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头,身背牛皮长鼓,手执枣木鼓槌,伴随着铿锵的步伐和激昂的鼓点,凉州攻鼓子社火展演吸引了无数市民的目光,他们击鼓而舞,声似洪钟,不断变换队形和步伐,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舞出了大西北的激情与豪迈,也为龙年新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与此同时,凉州区的滚灯舞也赢得了观众喝彩。凉州滚灯舞传承人杨万华说:“永昌石碑滚灯由来已久,据村里老人讲,石碑当年立,次年正月十五滚灯就开始表演。滚灯舞主要用于祈福,庆当年丰收,盼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演员们身穿太保衣、灯笼裤,腰系宽带、额上顶碗,在摆出一定阵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凉州区的滚灯是新春佳节备受欢迎的民俗表演之一。表演者们做着各种复杂的动作,惟妙惟肖的表演技艺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员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戏服,头戴绚丽的头饰,手持各式道具,在鼓点的衬托下,他们跳跃、旋转、翻滚,将社火艺术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有的社火表演讲究“玄奇”,擅长踩着高跷“舞”社火,高跷队伍和着鼓声一步一探,观者如云,热闹非凡。有的则讲究“传神”,以生动的面具吸引游客,一颦一笑间“拉满”戏剧效果,充满民间艺术的张力。有的也突出“排场”,舞龙舞狮、秧歌锣鼓、男女老少齐上阵,表演队伍浩浩荡荡,所到之处,喜庆洋溢……精彩纷呈的社火展演为新年增添昂扬向上的神采,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传递了人们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
“今年春节期间活动多、节目多、氛围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春节的欢乐气氛,丰富了我们的闲暇生活,提振了新的一年我们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市民王鹏高兴地说。
喜庆的节日氛围,街道上充斥着喧嚷流动的人气,观众或围在街道边,或站在高处,眼睛里闪烁着对热闹场面的喜爱。对他们来说,社火不仅仅是表演,更是新年的象征,是幸福和欢乐的代名词。
社火作为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承载着希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精彩的表演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充满着现代气息,令人目不暇接。在欢腾的社火中,年长的人找到了年轻时的影子,年轻一代则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今年18岁的程丽萍,是永昌镇社火队的一名演员,她告诉记者:“我已经连续两年参加社火展演,今年我们从1月27日开始排练,准备得很充分,演出的时候街道两边的观众为我们鼓掌,我们的表演也更起劲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进来。”
“闹”出一个如意年,“舞”出一个丰收年。欢乐的节目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吸引着众多群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热闹的场景。市民杨林拍下来踩高跷的精彩瞬间,分享给亲戚朋友,直呼看得过瘾。他说,“闹社火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透着喜庆、带着热闹,希望我们的日子能像社火一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记者董丽俊 赵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