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迎盛世,雄狮舞动闹元宵。
2月19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庆祝这一传统佳节,宁夏各地欢天喜地红红火火地开展了一场“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社火大赛暨元宵节巡演活动。主会场设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设立4个分会场。
开场:主题快闪拉帷幕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当日上午,伴随着歌曲《我的祖国》,近50位戴着红围巾、手执国旗的男女青年和少年儿童从银川市人民广场东西两侧鱼贯而入,用一场主题快闪致敬祖国,同时也标志着元宵节社火巡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银川:社火表演真精彩
银川市人民广场上,由银川市各县(市)区经过初赛、复赛选拔推荐,组织的22支优秀特色社火队,2000多人身着艳丽的服饰载歌载舞,烘托了浓浓的年味,也呈现出银川新春的文化景观。
威风锣鼓、舞龙舞狮、杂耍、秧歌社火等多支各具特色的优秀社火队首先进行集中展演,现场彩扇如潮、花伞如云、秧歌起舞、群星闹春。11时许,特色社火展演结束后,紧接着巡演大戏拉开了大幕。社火队伍从人民广场东路出发,沿北京东路一路向东到中山公园北门,全程约3.9公里。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秧歌、杂耍等多种形式的表演,铿锵有力的节奏,憨态可掬的扮相,让两侧围观的市民大饱眼福。社火队员扭秧歌、舞长龙、耍狮子、划旱船、抬花轿,合着锣鼓的节奏,扭着摇曳的舞步尽情表演,威武雄壮的锣鼓、上下翻飞的彩扇、飘飘洒洒的彩绸、欢腾跳跃的舞狮,以及幽默的互动,引起道路两侧观众的阵阵欢呼。“全是老百姓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既接地气又有人气,真正让我感觉到了节日的气氛。”市民高女士扛着外孙高兴地说。
石嘴山:两万多人来围观
当天下午,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和平广场锣鼓喧天,人潮涌动,来自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的6支秧歌社火代表队,带着对新春的美好祝福为广大市民献上一道丰盛的节日民俗盛宴,当天现场观众达2万余人。
石嘴山市秧歌社火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形式及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本届秧歌社火展演比赛是从全市33支代表中选拔出来的,秧歌社火巡演比赛涵盖了秧歌、旱船、高跷、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等诸多传统社火表演项目,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比往年丰富,而且更加注重服装、乐器、演员阵容等,表演水平明显高于往年。同时还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民族元素和当地的特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气息。
中卫:巡游全程两公里
元宵节当天,中卫市五馆一中心门前空前热闹,中卫市两县一区13支民间优秀特色社火队共千余人参赛,近万人在沿途街道围观,将年味推向高潮。社火队伍从五馆一中心门前的应理南街出发,沿应理南街演到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全程约2公里。
盐池:民俗发展成文旅
今年是盐池县脱贫摘帽的第一年,盐池举全县之力举办元宵盛会。盐池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旭客串起了主持人,将盐池的美、历史文化及发展变化进行推荐。夜晚的游九曲龙门是当地群众的最爱。记者从入口进入,随着人流向前,在这里,没有回头路一说,游“九曲”正如走“人生路”,长路漫漫,只有努力拼搏,持之以恒,跨过一道道艰难坎坷,终会苦尽甘来,收获瑞气满怀,福德深厚。游客李国才告诉记者:“游九曲是盐池县的一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元宵节期间,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去游九曲。绕游九曲,就会集福气于一身,九曲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呀!”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2018年盐池县在县城西北长城关北侧投资建设了九曲民俗文化园,将这项元宵节的民俗文化活动,发展成了一项常态化的文旅项目。
彭阳:传统现代相融合
为庆祝这一中国传统佳节,当天,彭阳县城乡居民扶老携幼全家出动,走上街头观看社火表演。彭阳县的社火,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在坚持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加入鼓舞、杂技、武术等内容,寓教于乐,细细品尝,让人回味无穷。社火表演现场,上百名学习武术的孩子身着大红对襟功夫衫,表演少林基本拳法,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拳打脚踢虎虎生威,弓身跨步沉着稳健。近百名妇女组成的威风锣鼓表演队,铿锵有力,花样繁多。每一场演出都引得观众喝彩声不断。
感受:社火大赛蕴传承
据了解,“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全区社火大赛是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元旦春节期间推出的多项文化惠民品牌活动之一,通过举办元宵节巡演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舞龙、舞狮、秧歌、社火等多个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更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了民间社火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同时极大地丰富了节日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引领全区人民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向着美好新时代阔步前行。(记者 李奕辰 张艳丽 黄英 张磊 余柄光 剡文鑫)
2月19日,“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2019年宁夏社火大赛暨元宵节巡演活动在银川市人民广场启动。来自全区的22支社火队、2000余人参加巡演活动。记者 韩胜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