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花河山、冰川古城古诗古人、天境祁连丝绸之路名人轶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3 21:24


大美青海,名不虚传。
    青海甘肃之行,谋划已久,2015年7.21--7.27日终于成行。
                                   一、序
    21日飞机抵西宁,在航班上俯瞰大地,多彩的预告片仿佛预示了此行的精彩。
     先上路线图:

飞到祁连山脉上空,多彩祁连扑入眼睑:


此航线多次走过,故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到飞机的哪一侧拍什么景观。
哈拉湖----太平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哈拉湖要是从地上过去,路况很差,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从空中俯瞰,也别有风味!


灰机继续飞,转到另一边的舷窗,一片黄色慢慢显现:

对了,您猜对了,青石嘴到了:


吼吼,恐怕没有几个人在这个角度拍过门源的百里油菜花海吧。人品+功课+航线。开胃菜就这么多了,下面是大餐。

二、青海湖

去之前几天,青海湖大堵车,出了机场,开上车,一路直奔青海湖,沿途所见,大部分为外地牌照的车,心里不断祈祷,还好,顺利到达,途中小高陵吃排骨、面片,喝熬(念lao捞)茶,上日月山遇冰雹,不过就十几秒钟,登日月山顶依旧艳阳天。

青海湖边的油菜花开得正盛,但好像都是“私人领地”,全程没有进景区,就在路边以及南山山顶拍拍俯瞰照:


晚上住湖边,费很大劲找到住处,晚上下雨,22号早起青海南山上积雪,又是一番景象:

简单对付一下早餐,出发,往祁连县,还没到黑马河,彩虹出现。这一路,冰雹、雨、雪、彩虹----我骄傲!

婷婷幽幽 发表于 2015-8-3 17:37

亲,照片太棒了!图文并茂更好哦~
您可以用图片分楼那个按钮发照片,一次最多可以发50张呢


这个可以有。
下面多来点文字----旅行,除了美景,再加上历史地理什么的,就更好了!

三、伏俟古城

说起伏俟古城,首先要说说吐谷(念峪)浑王国。

吐谷浑原是东北鲜卑族慕容部落的庶长子,因为与嫡出的弟弟因一场马斗而率部西迁,于公元312年在今甘肃临夏地区落足并建国扎根,其孙子叶延可汗以其名字吐谷浑为国名。

公元535年,夸吕可汗建立了伏俟城,作为吐谷浑王国的国都,史书记载“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其遗址今尚存。

过石乃亥乡见图中指示牌,往左进去几公里就到。
吐谷浑王国存续时期在中原是南北朝、隋、唐时期,唐初,吐蕃实力在青藏高原逐渐崛起,加之日月山青海湖一带本身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交叉的地方,尽管吐谷浑早期数任可汗均倾慕中原文化并与南朝交好,但大国夹缝中的日子可不好过。
公元609年,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将当时的伏允可汗逐到今果洛一带,吐谷浑第一次亡国。不久隋亡,伏允趁机复国。到唐王朝中原底定,根基稳固,635年,李靖、侯君集等名将杀到,伏允远遁今新疆的且末一带,势穷自杀,其长子慕容顺在伏俟城内向唐军投降,吐谷浑第二次亡国。
为了以德怀远,唐太宗下令让吐谷浑复国,并扶持慕容顺继任可汗。慕容顺继位仅10天,就被对唐朝心怀不满的部下杀死,唐朝又立其子诺曷钵(念诺何博)为可汗,吐谷浑王国就此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属国和西面的一道屏障。诺曷钵是吐谷浑王国的末代可汗,为了挽救吐谷浑王国败亡的命运,他诚心归顺唐王朝,先于藏王松赞干布迎娶了唐朝的皇室女儿弘化公主(是唐王朝第一个下嫁给外番的公主,武则天时,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并殷勤地年年向唐王朝遣使进贡,但已经走向没落的吐谷浑王国远不是正在青藏高原上兴起的吐蕃的对手。公元663年,在执掌吐蕃国政的大论(丞相)禄东赞的步步进逼下,吐谷浑与吐蕃在黄河边决战,诺曷钵一败涂地,带着弘化公主和亲信几千帐逃到凉州(今甘肃武威),依附于唐王朝,吐谷浑王国的大好河山落入了吐蕃之手,曾几次死灰复燃的吐谷浑王国这一次永远地沉寂了,结束了它350多年的立国历史。

二十世纪初,出土弘化公主墓志一方:“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则天女皇改国号为周)。话说隋炀帝在征服吐谷浑后,办了一件可以说是“无厘头”的,也可以说是开先河的大事,在焉支山下召集西域众国来了个万国朝贺,又叫万国博览会,2011年路过山丹县的军马场,专门去了一趟焉支山,时值上海世博会正准备召开,当地政府打出的旅游广告就是“国博故里”,有图有真相:

言归正传,上伏俟古城的图.


遗址的东南角。

遗址的西北角。

城中建筑遗迹,可见门窗。

历史是把杀猪刀,一代王朝都城已掩映在蓑草之中。

道路一直通向青海湖,与史书记载“在青海西十五里”相符。

戴维斯 发表于 2015-8-3 21:54

喜欢这个航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