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年,我们的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14:47

甘肃的年,我们的年……

2019-02-09 08:29

甘肃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独具魅力的甘南藏族风情、肃南裕固族民俗,让许多外国客人新奇不已。每年的春节,甘肃人怎么过年的?身处甘肃的徐矿人,又是怎么过年的呢?小编新年不打烊,现在就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

瑞雪纷飞清玉宇;花猪起舞贺新年

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以丰富的想象,运用各种色彩,彩绘出各种脸谱,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

在社火表演中独具特色的有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张掖的顶碗舞、陇东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腊花等。

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

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

在陇东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就有人挨家挨户送或售财神像,住户都付钱,不要时,只能说“已有”,忌讳答“不要”,以图吉利。

秦安的灯谜活动主要集中在元宵佳节,历史相当悠久。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四开始,到十六七结束,称为倒灯。常见的手工灯有宫灯、转灯、纱灯等数百种,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正月十九迎婆婆”(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是舟曲县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县的狂欢节,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从以前单一的迎生送子、求儿求女扩展到今天保佑一方平安、祈福禳灾的民俗活动。

在酒泉地区,最有特色的年俗就是地蹦子了。说唱兼备、歌舞并序是地蹦子最大的特点。

一支地蹦子社火队由四个鼓子、四个拉花、四个和尚娃、一个膏药匠,一个傻公子、一个丑婆子,一个大头和尚、一个柳翠等角色组成。

“正月里来是新春,社火来到你家门,鞭炮震得财门开,发家致富带头人”。

百贯沟煤业公司

“献礼党代会,再创新辉煌”文艺演出等系列文体活动,营造出矿区喜庆和谐的浓厚氛围,为“家”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丰富的内涵。

掼蛋比赛。“蛋迷”们自由组队,抽签上场,扑克牌摔得噼里啪啦,现场气氛热烈,热情高涨。

台球比赛,瞄准、击球、入洞,掌声此起彼伏……

象棋比赛,平时咋咋呼呼的工友们,一坐在棋桌旁,出奇地安静,每走一步都要仔细斟酌。

平凉新安

红灯笼、“福”字贴画、窗花、拉花等节日装饰品,在矿区、食堂、井口文化长廊、职工公寓楼等场所进行装扮。

生活服务公司精心准备,推出不同花色的炒菜、大锅菜和凉菜,准备了职工喜爱吃的把子肉、红烧肉、红烧排骨等别具地方特色的食品。

面食方面每天更新一次,推出臊子面、西红柿鸡蛋面、水饺等不同口味的面食,满足职工口味需求。

女工到井口送温暖,为上下井职工送去平安果、爱心牛奶、心灵鸡汤,并表达新春的美好祝福和亲切问候。

节日期间,举办了套圈、猜谜语、跳绳、扑克牌掼蛋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欢声笑语充满整个矿区,全公司上下洋溢着欢乐和谐的过节氛围。

看到这里, 怎么样,咱们徐矿人的年也不差吧?让我们一起为在异地辛勤付出的兄弟姐妹们点赞吧!

文/图 | 刘智勇 王青青 李拴龙 王润生

微信编辑 | 刘智勇

你点的每个赞,都是对异地兄弟姐妹的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