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的来历与传说,除了满庭的灿烂樱花,还是日本密宗老祖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1 23:40

位于西安乐游原上的青龙寺,每到樱花开放时节总是游人如织,事实上如果追溯青龙寺的历史和渊源,的确和日本关系密切,甚至其中的空海纪念碑都是日本人集资修建的,因为这里正是日本密宗的祖庭之所在。

01

青龙寺的历史

青龙寺建于隋朝开皇二年,最初却不叫青龙寺,而叫作“灵感寺”,原因是当初的隋文帝迁都之后,将大兴城中的陵墓墓葬都迁到了郊野,为了防止孤魂野鬼作祟,所以以“灵感为名”,目的是为了追荐和超度亡灵。

图片

到了唐朝龙朔二年改名为观音寺,是因为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患了很严重的病,有苏州僧法朗诵《观音经》为公主治疗,得以痊愈,所以公主才奏请改名为观音寺。景云二年开始叫作青龙寺,但之后会昌六年再次改名为护国寺,最后到了宣宗大中九年,又重新恢复了青龙寺之名。

图片

到了宋代,青龙寺仍然存在,但到了明人的游记中,青龙寺却再也未被提及过,所以一般人们推断青龙寺的毁灭可能正是在北宋到明代中期。清末民初,人们一直将西安城东南祭台村中的石佛寺误认为是唐代青龙寺,就连日本人足立喜六在其《长安史迹研究》中也延续了这个错误的认知。

图片

直到196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队对此遗址进行了实地勘察,确认了其具体位置应该就在西安城东南6公里的铁炉庙一带。在经历了1973年以及1978年的两次考古发掘之后,唐代青龙寺的全貌以及建筑布局才逐渐清晰起来。

图片

目前发掘了八处遗址,分别是残存一半的中三门台基、塔基、塔北大殿的基址、塔院东部的殿堂、塔院回廊基址、北门基址、塔院西廊配房基址、塔东殿堂北院墙基。此外,还发现了造像碑、佛像、灯台以及瓦当、建筑构件等众多中晚唐遗物。

02

青龙寺与东密

众所周知,佛家密宗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初传入唐时,大概只在皇室贵族上层中活动,但是到了中唐时期,已经在民间有了极大的影响力。代宗大历年间,三朝国师惠果,作为当时唯一传承密宗金、胎两部真言密藏的高僧,在主持青龙寺时,成为传播密宗最的最强音,世称“青龙寺和尚”。

图片

惠果之后,青龙寺迎来了一位著名人物,即空海法师。他于公元804年,随遣唐使入唐,前往长安青龙寺求学。第二年,惠果大师便以阿阇黎位灌顶,同时命20余人书写经卷,10余人图绘胎藏界、金刚界等大曼荼罗10幅并制造法器15件交付给空海,而空海携带这些密教宝物返回之后,弘扬惠果所传密教,并创立了真言宗。

图片

在国内,密宗祖庭两处都在长安,一个是大兴善寺,一个是青龙寺,但对于传入日本的密宗而言,他们毫无疑问地将青龙寺认作是东密的祖庭。也正因为如此,在1982年,西安市同日本国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在青龙寺遗址共同出资,修建了著名的空海纪念碑。此外,日本真言宗各派,也在此修建了惠果纪念堂。

图片

现在的青龙寺,成为了长安城内最富吸引力的游览胜地,古塬地势高爽,极目终南,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吟咏出千古名句,如白居易的“东北何蔼蔼,宫阙入烟云”、“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道出了此处之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