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你一直熟悉或陌生。
你曾听过,或曾来过。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文化,
让这座满腹经纶的城市更有尊严!
有一个名字叫宝鸡
这是周秦两个帝国王朝的发祥地,
这是孕育了华夏农耕文明的炎帝故里,
这是一座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
互相融合而充满魅力的城市,
这是充满时尚激情与生态绿色的活力新城,
这是华夏文明之都——宝鸡!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
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
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关中
——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
下辖3区9县,
总面积1.81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78.1万人 。
▼
让秦岭成为宝鸡最美风景
巍峨、雄壮,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华夏文明的龙脉所在,秦岭。
巍峨大秦岭,
是关中城市群的天然生态屏障。
宝鸡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涉及四县三区,
面积 8400多平方公里,
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6.6%。
如果说渭河是宝鸡的“母亲河”,
秦岭就是宝鸡无可争议的“父亲山”。
他以群山为臂膀护佑着陈仓,
他以丰富的物产滋养着西秦大地。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
是我国内陆最高峰,太白积雪六月天,
在此可领略宝鸡一日四季的美妙景象。
一山分两水
一山分两水,
滔滔渭水陈仓道,
嘉陵谷中嘉陵江,
渭河和嘉陵江,
一入黄河、一入长江,
他们是周秦文明的母亲河。
承载着全市90%以上的工业园区,
以及近一半以上人口的用水。
一条渭水延绵曲折
贯穿了这座城
流经了每一条大街小巷
灌溉了这片土地
这条陕西的“母亲河”生生不息,
养育着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们,
从最早的农业、灌溉、饮水,
到现在的观光、旅游、生态,
渭河自始至终都为这块土地的发展
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宝鸡在渭河上打造十里花海、
百里画廊,千亩荷塘、万顷芦荡,
使宝鸡的山更青,水更绿,城更幽,人更美,
让这片古陈仓大地更加美丽神奇。
千古文化,瑰丽宝鸡
文明之源,周礼之乡
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
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岭遗址,
出土的网纹船形彩陶壶堪称“国宝”,
为探寻和研究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习惯、
文化特征、宗教信仰提供了鲜活证据。
5000年前的“姜炎文化”。
秦岭巍巍,渭水滔滔,
在宝鸡这片热土上,
诞生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
宝鸡炎帝陵,气势雄浑、庄严肃穆,
是炎黄子孙拜谒先祖的圣地。
3000多年前的“周礼文化”。
这里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发源地,
何尊铭文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文字记录,
也被称为“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2000多年前的“西秦文化”。
名酒西凤香飘九州,秦公一号大墓、
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的出土发掘,
彰显礼制、祭祀、政治等秦风古韵。
1700多年前的“佛教文化”。
始建于东汉恒灵年间的法门寺,
法门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
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翻译学鼻祖鸠摩罗什
在宝鸡译经传法 影响深远
被誉为“东方佛都”。
灵山秀水,醉美宝鸡
天外飞瀑红河谷:
山势险峻,石峡深邃,
飞瀑深潭,珠飞玉溅。
五彩玉石黄柏塬:
层峦迭嶂,苍松翠柏,碧流穿峡,山秀水清。
人称“秦岭里的香格里拉”。
天然氧吧青峰峡:
南靠太白,中依鳌山,
绝壁林立,时雨时晴,
空气清新、凉爽宜人。
是名符其实的“浴肺宝地”。
秦岭之巅嘉陵江源头:
幽兰深谷,飞龙盘道,
鸟鸣静谷,清流石出。
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一曲《凤飞羌舞》山水实景生态舞蹈,
气势磅礴、美轮美奂。
一幕《法门往事》,
演绎感天动地护法经典。
走进法门历史
一睹《法门往事》
寓情于景,感人至深。
7452座佛龛,
不仅为观众打造出庄严肃穆的历史氛围,
更寄托了创作者对真身舍利的无比敬重。
《凤飞羌舞》,
在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
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的碰撞中,
将民族风情与现时尚元素
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用音乐谱写了凤州情怀,
以舞姿描绘了优美世界,
借服饰汇成了文明历程,
整个舞台充满神奇和活力。
整台剧借富有民族风情的服装、舞美、
歌曲等元素生动再现了羌族历史的古老足迹。
大西北的“颜值担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古人《诗经》中的“宝鸡”,
山水之城足以成为大西北的“颜值担当”!
身处青山、绿水、幽城中的西部生态之都,
我市森林覆盖率达52.66%,
建成区绿地率为41.03%,
我们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2.34平方米。
“两条林带、一片水面、
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
十里花海、百鸟戏滩、
千亩荷塘、万顷芦荡,
深呼吸,一秒进入天然氧仓~
扶风段———十里花海
眉县段——千亩荷塘、渔舟唱晚
岐山段在水一方、万顷芦荡
这里气候宜人,
属大陆性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畅爽四季。
交通便利的”桥城“
被称为桥城的宝鸡
和江南相对而望,水韵缠绕
宝鸡桥梁众多,
因此被誉为”桥城“。
其主要大桥有金渭大桥、
神农大桥(原新世纪大桥、彩虹桥)、
胜利大桥、渭河吊桥、 金陵桥 、 蟠龙大桥、
卧龙寺大桥、凤凰大桥 、
石鼓东岭廊桥等诸多桥梁。
宝鸡金渭大桥
宝鸡渭河吊桥
宝鸡神农大桥
宝鸡蟠龙大桥
宝鸡东岭廊桥
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宝平铁路、陇海兰新、宝南铁路、宝黄铁路、宝法城际铁路、西安至宝鸡高铁;从宝鸡往东过西安经郑州到达全国各大城市的高铁;宝兰高铁的开通,从宝鸡坐高铁可以直达乌鲁木齐。
连霍高速西宝段双向八车道、宝天高速、宝平高速、宝汉高速、连霍高速南北过境段所形成的宝鸡绕城高速。
宝鸡机场为军民两用机场,位于凤翔县。届时宝鸡机场将成为连接西南,贯通西北的“黄金线”。构建起大宝鸡铁路、公路、航空等多位一体的多功能型大枢纽。
生态温泉,休闲宝鸡
太白巍峨,嶙峋莽如黛;
杜鹃笑颜,花潮揽入怀;
温泉汤水,洗净世间尘埃。
宝鸡温泉,
不论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景观,
均呈现出一幅完美的生态画卷。
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隋文帝杨坚曾在眉县汤峪温泉建“凤泉宫”
作为避暑洗浴之地。
唐玄宗三顾此地,
因亲身感受到了温泉的神奇,
作诗《幸凤泉汤》,
并赐名“凤泉汤”。
“桃花三月汤泉水,春风醉人不知归”。
沐浴温泉,远离喧嚣,
泡祛疲劳,倍感舒怀。
民俗璀璨,印象宝鸡
吃一碗“薄、筋、光;煎、稀、汪;
酸、辣、香”的“岐山臊子面”喜在心间,
调一盘筋斗、柔软、酸辣地道的
中华名吃“擀面皮”香满齿间。
荞面做的“漏鱼儿”爽滑鲜美,
金黄的油酥锅盔,配上辣椒烩臊子,
便是一道佳肴。
凤翔豆花泡馍“金玉琼浆”,
扶风的鹿糕馍外硬内酥久存不变,
麟游的血条面备受唐太宗青睐,
陇县的马蹄酥散发着古时宫廷美食风采。
凤翔豆花泡馍
摆一桌西府风味宴席,
款待八方来客顿显豪迈气派。
在宝鸡这片周秦文化发祥地上,
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博大而悠远。
陇县血社火、陈仓天地社火,
造型逼真,
极大增加了群体游艺的趣味性。
岐山转鼓队,锣鼓震天,威风凛凛。
在这动静演艺之间,
无不显露着宝鸡丰富的民俗文化情怀。
宝鸡被誉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处处闪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奇光异彩
为家里捎上几幅凤翔剪纸,
给栖息的空间点缀淡雅品味。
为爱人带一绢千阳刺绣,
将浓厚的爱意流露在针线之间。
一块充满实力、活力、潜力的热土,
一座如诗如画的城市,
一方别有洞天的家园,
一张张惬意的笑脸
释放出分享幸福的愉悦,
品味幸福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