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社火队员在晋城市凤西广场进行舞狮、跑竹马、划旱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行进表演。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四,山西省晋城市春节社火汇演活动拉开帷幕,当地六县区25支社火队近2000多名表演者分别在凤西广场、阳电广场行进表演,欢庆元宵佳节。记者宋岳廷 摄
沁水圪栏棒
“沁水圪栏棒”表演内容为戏曲武打故事、战争场面。主要道具是“圪栏棒”和“圪栏絮”。同时这一民间舞蹈的表演名称也是以道具而得名。道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从传统戏曲枪棒模仿而成,又不是直接将传统戏曲的斗打武器挪作其用,而纯粹是从百姓的生活中就地取材加工而成。记者宋岳廷 摄
西河花鼓
“西河花鼓”属于武花鼓,4个丑角动作灵活,以丑取胜,众多女角手持花灯、提灯,队行变换,形成灯流、灯河、灯山、灯海,文中有武,文武兼备,气势壮观,引人入胜。记者宋岳廷 摄
李家山竹马
《竹马》表演时由锣鼓伴奏,由领队人引入场中,队伍根据锣鼓节奏打出的不同鼓点,随时变换队形,做出不同的动作。脚步细碎繁密,轻快活泼;队形变化错落,富有情韵。记者宋岳廷 摄
多人旱船
观看演出的市民
跑旱船以沁河流域嘉峰一带为最,几乎村村都跑旱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跑旱船的老艺人。2008年,列入晋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宋岳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