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那个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简光洲,如今怎么样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4 23:06

2008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汶川地震,全国特大暴雪,每一件事都令人难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但简光洲这个名字我们不应该遗忘。

他的一篇《甘肃十四名婴儿同患肾病疑似喝三鹿奶粉所致》爆出三鹿奶粉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拯救了全国无数家庭和儿童。

距离事发已经15年,打响第一枪的他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1973年12月,他出生于江西九江的农村,简光洲的父母坚持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拼尽全力供简光洲读书走出农村。

不负父母的希望,1993年夏天的高考,简光洲考入了江西的南昌大学就读新闻系,7年之后,简光洲硕士毕业,进入了南昌的一家新闻媒体工作。

但是江西没有更多机会让他一展宏图,对于很多案件尽管简光州费力调查力求真相,但写的新闻稿总会被上级打回来。

意识到此非良地,简光州毅然选择离职。

2003年,东早刚刚创立,广纳四方贤才,简光洲心怀理想,东方早报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两者结合,绽放出许多令人深思的新闻报道。

就这样,他成了东早的元老级人物。



这是一支与简光洲有着共同理想的媒体人,每时每刻都在剖析社会现象后的真相,将最客观的一面呈现给大众。

2004年,简光洲与同事合作,发表了揭露阜阳“空壳奶粉”的报道,使得上百名受劣质奶粉伤害的“大头娃娃”得到了救治。这篇报道极大程度简光洲心中的激情,提振了简光洲的信心,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寻求热点,并进行深度调查、报道。

靠着实事求是的新闻态度,东早的发展势如破竹。

也就是在这时,遇到了“毒奶粉”事件。做与不做,成了横跨在这个急速上升的媒体机构面前最大的鸿沟。

2008年,简光洲刚结束四川地震报道的工作也听见别人议论三鹿的事情,可他并未在网上找到具体的报道,他决定亲自前往甘肃,调查事情的真相。

他去医院找到了受害婴儿的父母向他们询问这件事情的始末。

14例婴儿同时身患肾结石的概率微乎其微,但这一情况却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甘肃岷县的医院里。

这不禁让人怀疑其中有何关联,在询问了婴儿的父母之后简光洲得知,他们身上唯一的共通点就是都是喝三鹿奶粉长大的!



也就是说,作为我国龙头企业的三鹿奶粉就是大家都在讨论的“毒奶粉”!

简光洲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医生张伟,看见了婴儿的症状和准确的实验数据,他相信张伟所说,最后的矛头直指三鹿奶粉。此时三鹿奶粉在全国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几乎没有一家媒体愿意去曝光三鹿奶粉,此次涉及严重就连东方早报也给到简光洲很大压力。

简光洲排除万难来到医院与数个新生儿家庭沟通,调取真相,与医生结合,对化验结果等作出仔细分析搜集证据,从而真正将三鹿奶粉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公之于众。

他在东方早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甘肃十四名婴儿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的报道。

这篇报道犹如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三鹿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这篇报道,评论区里充满了愤怒和担忧。人们对三鹿奶粉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三鹿公司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掩盖事实、稳住股价,并维护其在行业内部以及消费者心目中塑造多年的良好形象。

简光洲的报道被刊登了出去,果不其然,他们很快就遭到了各方面的压力。

《东方早报》的办公室中,一直有电话打进来要求他们为三鹿奶粉澄清,而且有大量民众认为《东方早报》是想红想疯了,因此胡编乱造来对三鹿奶粉进行抹黑,很多人自发的开始维护三鹿奶粉,攻击简光洲。

在事情的发酵下,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三鹿奶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三鹿奶粉中使用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卫生厅发布公告后,人们才逐渐相信简光洲的报道是真实的,三鹿集团立马成为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事件最终导致三鹿企业高层被调查审判,全国各大奶粉企业也纷纷被验明正身,罚金总额高达十亿元。一些高官被揭露出贪污腐败的黑幕,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也被判处无期徒刑,次年三鹿集团正式破产,这个曾经的乳制品行业巨头最终因为贪婪而垮台。

那些被毒奶粉伤害的儿童也达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30万

简光洲在这个事件中勇于揭露行业潜规则,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职业道德和勇气也赢得了公众的高度赞誉,并因此获得2008年中国娇子新锐榜年度新锐人物荣誉。

他的勇气和担当,让我们看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们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然而此事并没有结束,由于简光洲触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的报复也随之而来,一系列的造谣攻击犹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简光洲不仅被诬陷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势力,还遭到了恶意威胁和人身伤害的暴力行为。他的家庭受到了恐怖的骚扰,生活每天都笼罩在阴云之下。

这个正义的使者,面对着无尽的舆论压力和抹黑,他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黑暗时刻。然而,简光洲并没有被击垮,他以顽强的意志力和过硬的证据,坚定地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

2009年,他先是发布了一篇:《电击治网瘾被叫停家长有苦要诉》的报道。

这篇文章本身写的是卫生部叫停杨永信使用电击治疗网瘾,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水花。

可随后,简光洲在寻访了一些将孩子送到杨永信戒网瘾学校的家长后,又接连出了几篇:《让孩子受电击总比坐牢强》、《刚来的我只有肉体,杨叔给了我灵魂》。

这些文章与“声讨杨永信”的社会立场发生了矛盾。



许多人都说,简光洲是偏离了初心,为什么要为杨永信那种恶魔辩解?

这件事对简光洲的冲击力很大,他在网友们的声讨笔伐下沉寂了。

或许是动了某些人的蛋糕,简光洲不再像从前一样自由,一样顺利。

后来他的女儿降生,他有了家庭,有了后盾,但是同样也多出了很多顾虑。

所以他思考良久,决定退出。



2012年8月,简光洲离开了自己挚爱的新闻行业,离开了记者的身份。他发了一条简短的帖子:“所有的悲欢,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感受,都是因为那份纯真的理想选择。理想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

在新媒体的浪潮下,简光洲也开始另谋出路。



如今,简光洲并未离开媒体界。他成立了一家非营利的新闻机构,致力于揭露社会问题和调查报道。与15年前相比,简光洲不再是单凭一己之力,而是带领一支核心团队,共同披露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真相。

除了媒体工作,简光洲还活跃于公益事业。他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推动政府改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权益保障。



简光洲不仅是一位记者,更是一位社会的引领者。他始终以正能量和责任感影响着身边的人,坚持发声正义,为弱势群体发声。他的事迹激励着许多年轻记者走上正确的道路,传递正义之声。

他的勇气、坚守和担当的精神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与动力。让我们一起向简光洲致敬,祝愿他继续以记者的身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