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大头娃娃事件,让很多家庭为之心碎,原本被称作的“国货之光”三鹿奶粉被曝出加了过量三聚氰胺,造成30余万孩子身体发育出现状况,病情严重的甚至要小小年纪就去做透析,无数家庭因此家破人亡。
最终事件以三鹿奶粉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而告一段落。
时间过去了14年,当年被判无期徒刑的田文华因为狱中表现良好而一再获得减刑,更有消息称,今年田文华就有可能出狱......
田文华
昔日的国货之光
其实最开始的田文华并不是现在这样,那时的她只是牛奶厂的一名兽医,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给奶牛治病,在厂里最忙碌的时候也会帮着挤挤奶。
年轻的田文华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个性很快就赢得厂里上下的一致好评。
1983年,田文华当选牛奶厂副厂长,她热心好客,能力出众,深受大家的信任,并且很快田文华就带领牛奶厂成功走向牛奶行业领头军的位置。
当时我国对牛奶业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求牛奶厂研制出一种能够代替母乳的奶粉。
年轻的田文华接下了这个课题,她一心研究母乳化奶粉,不眠不休地带着科研团队工作。
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辜负田文华的努力,牛奶厂成功研制出营养价值很高的母乳化奶粉。
奶粉一经推出,立刻在市场上广受好评,甚至影响了国外的奶粉研制,田文华这一仗打得大获全胜。
但田文华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将牛奶厂更名为“三鹿集团”,然后继续带领团队研究如何让奶粉更有营养。
在她的带领下,三鹿牛奶一跃成为奶粉市场的领军人物,加上它价格实惠,物美价廉,很快就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那时真是家家户户都要吃三鹿奶粉。
可物极必反,红极一时的三鹿集团开始扩张,随着快速扩张,有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
首当其冲的是牛奶供给的问题。
随着三鹿奶粉越来越畅销,三鹿自身养的奶牛已经供给不上工厂的需求,于是三鹿开始和奶农合作收购牛奶。
这些奶农大多都是“关系户”,有熟人在工厂里面工作,渐渐他们就发现,三鹿集团在收购奶源时,对牛奶的品质把关并不严格,于是为了加大克重,奶农纷纷往牛奶里兑水以期奶量的加大。
但经过兑水的牛奶营养含量明显不达标,很快就被发现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奶农们将目光放在了“三聚氰胺”之上。
所谓的三聚氰胺,别名也叫“蛋白精”,它本身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原材料,涂料,粘合剂,造纸中统统都有它的的身影。
但一旦进入人体中,三聚氰胺就会和胃酸反应,产生一种人体无法消化的“三聚氰酸”,这个东西无法吸收,最后只能顺着血液来到肾脏,堵住肾小管,形成肾结石。
成人尚且不能消化这种东西,更何况还没发育完全的孩子呢?严重的情况下,三聚氰酸是会引发孩子尿毒症的。
但已经利益熏心的奶农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他们和不管不问的三鹿集团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当时中国奶粉市场还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各大企业都在抢占市场份额,三鹿为了抢占一片空白的农村市场,主动降低自己的奶粉价格,可成本就在那里放着,为了缩减成本,三鹿就去压榨奶农们。
他们用极低的价格收购牛奶,奶农们为了回本,兑水之余还添加了大量的三聚氰胺让牛奶中的蛋白质达标。
这样的举动直接将牛奶的成本减少80%,减少了80%成本的牛奶,其营养价值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子。
急于抢占市场的三鹿奶粉对此也丝毫不加控制,他们对牛奶的质量并不过问,只要低成本能进来牛奶,他们不在乎牛奶到底有多少营养成分,有多少有害成分。
就这样,靠着价格战,三鹿成功拿下了农村市场,他们的奶粉价格18元就能卖到400g,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吃着三鹿奶粉。
可毒奶粉吃多了,问题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2004年,安徽阜阳先爆出了一批大头孩子,这些孩子发育缓慢,四肢瘦弱,浑身上下只有脑袋非常大。
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是长期吃着三鹿奶粉,于是在大批孩子出现问题后,关于三鹿奶粉有毒的说法就悄悄起来了。
面对舆论,三鹿奶粉没有检查自己的问题,反而动用公关的力量,声称这些孩子是买到了假的三鹿奶粉,并主动提出赔偿一箱奶粉给这些孩子。
于是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这点小小危机也就无声无息地结束了。
2007年,我国新增新生儿就有2200万余人,巨大的市场让奶农和我国各大奶企业都赚昏了头,他们心照不宣的往自己的产品里多多少少添加了些三聚氰胺,但最过分的还要数三鹿集团。
2008年,江苏、甘肃等地陆陆续续出现很多“大头娃娃”,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吃了三鹿奶粉长大的,孩子脑袋特别大,发育却很缓慢,家长带孩子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孩子的肾都出现了问题。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肾出问题呢?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吃了三鹿奶粉。
于是6月份就有人投诉三鹿奶粉有问题,可是已经丧心病狂的三鹿集团并没有理会这样的投诉,他们就只是进行一些赔偿手段,将事情公关下去。
直到2008年9月,三鹿集团的奶粉事件再也隐瞒不住。
2008年9月8日,随着“大头娃娃”事件越演越热,甘肃省卫生厅正式针对“肾结石”婴幼儿患者一事展开调查。
这一查不要紧,立刻就查出三鹿奶粉中超量的“三聚氰胺”
要知道当时联合国对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添加量是不能达到0.15毫克,而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含量达到了惊人的2.5毫克。
消息一出引得众人哗然,三鹿集团再也隐瞒不了这个问题。
毒奶粉事件一朝爆发,消费者们的怒火一烧千丈高,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家庭的未来,现在被无良商家害的孩子造成严重的身体问题,多余30万的孩子都被毒奶粉所侵害。
还有的一些家庭,本就家境辛苦,好不容易吃上便宜的奶粉,现在还要用更高的代价去给孩子治病,很多家庭家破人亡负债累累。
三鹿奶粉曾经做过的恶事,最终都反噬到自己身上。
2008年12月,卫生部发声明表示,三鹿奶粉事件赔偿金额共计40亿,其中国家出资赔偿26亿元,三鹿赔付9亿元,其余费用由剩下22家问题奶粉企业赔付。
高额的赔偿无疑给三鹿致命一击,即使将整个三鹿集团卖出去也无力支付赔金,甚至只能借钱支付。
12月25日,偿还完赔偿金的三鹿企业宣布破产,31日,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连同一些主要奶厂负责人被押上终身法庭,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最终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而后又被减刑到有期徒刑,张玉军、耿金平被判处死刑。
人们总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这代价是巨大的,更是难以承受的。
可即使田文华等人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些被三鹿奶粉毁掉的孩子们却再也等不来康复。
2008年,甘肃电视台曾经参访过一家深受“毒奶粉”侵害的农村双胞胎兄弟。
两兄弟明教王鹏王贺,即使家境不好,从开始两兄弟开始吃奶粉,父母也为他们选择了国内知名大品牌三鹿,父母即使再节省,也想着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直到八个月大时,兄弟两人共吃了七大箱三鹿奶粉,却没想到哥哥王鹏的身体越吃越差,王家父母带王鹏去医院检查,万万没想到年仅八个月的王鹏被诊断出患上了肾结石和肾积水。
王鹏和王贺兄弟二人
夫妻二人心如刀绞,恨不得自己替孩子生病,但家里贫困的条件不足以支撑高昂的住院费用,王妈妈哭干了眼泪,也只能将王鹏带回家自己治疗。
令一家人没想到的是,二十天后弟弟王贺也患上了肾结石。
一家兄弟两个,怎么会双双得上肾结石?而且年龄这么小,连一岁都不到,于是王家夫妇将目光投到了兄弟二人每天都吃的奶粉上。
细细纠察下去,这才有“毒奶粉”事件的爆发。
最终三鹿奶粉曝光后,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兄弟二人的肾病治好了,但也给两兄弟留下了不可逆的后遗症。
相较于健康成长的孩子,兄弟二人明显发育更缓慢,体格更小,经常生病。
他们的父母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东西,却恰恰害了孩子,现在他们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地长大。
像王鹏兄弟俩的遭遇,中国有30万个同样的孩子,有的甚至更加严重。
杨彩蓉也是毒奶粉的受害者,可她的境遇要糟糕许多。
从小时候,杨彩蓉的身体就很差,隔三岔五的生病不说,还有多种骨科疾病,还被查出有严重的发育不良。
虽然后面有家人的悉心照料,可在14年的时候,小小的杨彩蓉被诊出患上了骨肉瘤,被迫做手术截去右腿。
杨彩蓉和家人
原本以为厄运就到此止步,但没想到病痛并不打算放过小小的姑娘,后来杨彩蓉发觉自己浑身疼痛,去医院再次检查后,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
之前的治疗费用已经掏空了全家人的钱包,现在即使有网友自发捐募的20万元,也没能救回这个小女孩的命。
最终这个花一样的姑娘凋谢了,她的父亲一夜白头。
当时为了抢占农村市场,三鹿奶粉主打的就是“物美价廉”,因此有很多家境普通的人去购买三鹿奶粉,却没想到后面孩子会患上那么严重的病痛,然后再为孩子治病花去极大一笔钱。
三鹿奶粉在那些年不知道造成了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花大价钱能够治愈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还有很多人留下了终生的后遗症,甚至有的孩子就此离开世界。
他们还没有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甚至还没有学会叫一叫爸爸妈妈,就先一步离开了。
那时的人们一提到三鹿奶粉就恨得咬牙切齿,30万个受害孩子,每一个都是三鹿集团血淋淋的血债。
而欠下这笔血债的人田文华却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几次获得减刑,还有网友推算,在2022年就很有可能出狱,这也是让很多人愤怒的一点。
刑罚会结束,而田文华将面临的谴责永远不会结束,她的肩上永远背负着30万个孩子的生命。
时间或许会让人们淡忘,但永远不会让人们原谅她。
甚至不仅是对中国孩子的危害,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对整个中国奶业的重创。
它直接将中国乳业从世界领先的位置拉了下来,坠入谷底。直到现在,人们对国产奶粉都带着一些抵触,不信任的情绪。
14年过去,中国乳业才靠着一些新生品牌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基础挽回口碑。
才能让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慢慢重新构建。
贪婪是永远没有底线的,它吞噬人性,诱导人去犯下无法弥补的过错,在这个世界上,诱惑实在是太多,但如何克制诱惑,坚持自我,是我们穷尽一生都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无法抹去曾经田文华在奶业做出的贡献,但这绝不够抵消她所犯下的罪孽。
从“乳业女皇”到人人喊打的黑心罪犯,好与坏之间,往往只隔着自己的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