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很多年画里都有一个胖娃娃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8 06:27

随着时代的变换,

现在的新春佳节,

年味儿似乎比从前淡了一些,

那些花哨而有趣的民俗活动,

也渐渐地远离了现代生活。

不过,你一定对年画上的“胖娃娃”有印象!

他长着一副圆润可爱的面孔,

看着十分活泼讨喜,

倒是符合过年的喜庆气氛。

这幅叫做“莲(连)年有余”的年画,

当年可谓是家家户户的“网红”年画了!

一个胖嘟嘟的娃娃抱着一条鲤鱼,

身旁围绕着莲花、莲子,

生动形象,寓意吉祥。

有了这些象征着吉祥富贵的年画装饰,

这才是记忆中的年味儿!

年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既是中国民间艺术,

又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

年画的题材有多包罗万象呢?

总计画样就有两千多种,

堪称一部活的“民间生活百科全书”。

神话故事、娃娃美人、民俗生活……

只要你想得到的,

它都有可能出现在年画上!

夹江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木版年画,

与绵竹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并称“四川三大年画”。

据史料记载,夹江年画最早出现在明代,

在清朝时期发展到鼎盛,

远销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以及东南亚。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川西南地道的农民画,

夹江年画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

取材于民间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表达的内容高度概括和形象夸张。

它吸收了壁画、木版画等传统造型技法,

构图丰满、虚实相间,

人物聚散、匀称合理,

造型夸张、表情生动,

也带有浪漫主题的表现手法!

张荣强是国家非遗“夹江年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从艺已经15年。

1992年,因内心对家乡版刻年画的热爱,

他放弃了当时的工作,自学传统美术,

转行到夹江年画的传承研究上来。

张荣强专程拜师当地的版刻年画大师陈文祥,

向他学习雕版、印笺技艺。

夹江木刻年画印版

制作夹江年画还有一个小口诀:

细描精刻、田平沟深。

色是肉、线是骨,

色线相依不分离。

兰绿是叶片,

黄丹是花朵,

叶衬花朵更精神。

先色后墨,由浅入深。

以粉笺做坯纸,

质地光滑细腻,美观耐贴用。

以木版套印为主,

先用黑烟子印出墨线和黑发眉眼及衣饰,

人物面部皱纹,衣服、盔甲、

道具上的装饰图案的线条,

用赭石色套印上去,

再依次套印其他各色,

色版多则八套,

少则也有四套,

古色古香,耐人寻味。

张荣强作品:夹江年画年年有余

张荣强作品:夹江年画陈姑赶潘

张荣强作品:夹江年画八仙过海

不管是不是逢年过节,

在家里挂上这样一幅像这样

鲜活生动、寓意深远的年画,

找回失去的那份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