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十五)星斗耀大地:邢庆仁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22 14:59

发布于:山西省

原标题:线上展览|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十五)星斗耀大地:邢庆仁

时代长安

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

指导单位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支持单位: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顾 问:高 阳

总策展、学术主持:王 潇

策 展:穆亚威

特邀策展:张西昌

策展助理:冯 娟

展览时间:2023.12.16—2024.02.18

展览地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第二单元

星斗耀大地

大河上下

点击视频播放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评论

分享视频

,时长04:32

0/0

00:00/04:32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4:32

04:32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线上展览|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十五)星斗耀大地:邢庆仁

观看更多

原创

,

线上展览|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十五)星斗耀大地:邢庆仁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1960—

邢庆仁

Profile

简 介

邢庆仁(1960—)

1960年出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9年创作《玫瑰色回忆》

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出版有《邢庆仁画集》

《玫瑰园故事》《好木之色》

《草绘》《庆仁写诗》等。

2015年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1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

“我从长安来一一邢庆仁画展”。

大事年表

1960年农历9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北社村。

1982年—1986年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

1986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陕西省展览馆任美术干部。

1987年粉画作品《金矿女工》入选第三届“中国粉画展览”第二十三回展出。作品《金色蔷薇》获陕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作品《玫瑰色回忆》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最优秀作品奖”、“新人奖”三项奖项。

1990年调入陕西国画院。9月,《玫瑰色回忆》在日本展出,引起强烈反响;10月,作品《夕阳万》入选“当代中国画展”。

1991年《黄土气息》参加中国画研究院第三届院展;《乡村生活》等三幅作品参加“第七届美展获奖作者新作联展”,在北京、香港巡回展出。

1992年破格晋升为二级美术师。

1993年参加首届广州艺术博览会。

1994年作品《方圆绿照》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6年创作《雪景长卷图》。

1997年《金色蔷薇》入选“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玫瑰色回忆》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1998年创作《池塘》。

1999年创作《鹤场》《出生地》。

2000年《表现主义水墨画家——邢庆仁》,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1年作品《玫瑰色回忆》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1901——2000”;作品《鹤场》参加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2年1月,应何香凝美术馆之邀赴深圳举办“长安男人·邢庆仁画展”。

2004年作品《被照亮的家园》参加建国55周年陕西省美展并获三等奖;《高粱地》《金水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展”。

2005年作品《金色蔷薇》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作品《黄昏的乡村树下》应邀参加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06年赴陕北延川等地写生,创作《黄河边》《望》;赴西藏拉萨,创作《过兰州》《一条河》。

2007年《当代画史·邢庆仁卷》,人文艺术出版社出版;《花瓦》,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出访韩国,参加陕西中青年画家优秀作品展。

2009年赴陕北米脂采风,创作《大河上下》《米脂》《霸王》。

2010年9月,作品《米脂》参加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品《收获》参加“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全国农民绘画展。

2011年创作《西后地》《去拉萨》;创作通景画《在陕北·魏塔》。

2012年创作《风灵》《北国风光》《咸阳》;《村画》由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3年《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邢庆仁》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作品《去拉萨》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4年作品《去拉萨》参加丹青贺岁画展,中国美术馆;作品《去拉萨》《北国风光》《古道》参加陕西中青年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去拉萨》《北国风光》《霸王》参加“新中国美术家系列——陕西省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展出;创作《龙上》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6年作品《写生》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主编《画谈·丛刊集》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作品《吉祥图》参加“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作品《故乡》参加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2018年“以形写神——2018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造型主题交流展”在南京展出。

2019年作品《长安》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从长安来——邢庆仁画展”;作品《方圆绿照》《春天》《狮子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20年策划“长安”系列展览。“在长安——陕西中国画十二家”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回长安——中国美术馆藏陕西作品展”涵盖陕西各时期各画种87件作品,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

2021年11月“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在南京、西安、武汉巡展。

2022年作品《骑马回家》参加济南市国际双年展,在山东美术馆展出。

2023年1月,作品《写生》参加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写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4月,作品《苏州桥》参加“虹——来自桥的世界”在苏州展出。9月,作品,《撵牛》等三幅作品参加浙江画院主办的“画院高地·秋季《中国画画刊》学术提名展”。作品《三原》等三幅作品参加“江山·人民一一新时代中国画邀请展”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10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讲课,与时代同行的长安画派(北京)。作品《秦腔》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Comments

专题专评

神圣与世俗——评邢庆仁绘画

文/陈量

人间的故事总是对应着天上的神话。

在诸多版本的人类创世神话中,经常呈现出这样的场景:天和地隔开以后,地上没有水,也没有树木花草,创世者便询问天神怎么办。天神会派另一个神仙将树种子、草种子向地下撒去。与此同时,又在天上开了九个海,朝土地往下灌,于是有了树子、草苗和清水。自此以后,地上的人开始过起了日子,但过日子的过程中又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于是人间生活过成了与神仙不断打交道的事情。

在中国西北的民间社会,这种打交道的方式被归纳为“人神一体,家庙让渡”。“人神一体”解决的是世俗中人的身份问题;“家庙让渡”则表现出这些身份在选择仪式空间的灵活性。在西北民间的叙事里,人们的信仰和社会变迁的一般性框架,被视为围绕神圣与世俗所展开的无限外延的礼制,它同时也是复杂人性的二重性基础。

邢庆仁的绘画工作时刻围绕着中国西北民间的神圣与世俗之纠缠展开。其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忙于农事、耕作后的休闲抑或私情,而绘画中的背景往往是农耕中的黄土地。对于土地的执着和迷恋,几乎成为西北艺术家普遍的精神驱力。但这种“恋地情结”,在邢庆仁的绘画中却有极为不同的象征性:神圣与世俗作为农民生命和生存的基本方式,其所对应的一切事项:节气、庙宇、节日、历史、神话、家族、居住、婚姻、性、生育、和各类仪式,以及它们所交织的日常关系,都无法与连续的自然界切分开来,绘画描绘出的现实事物总是与神话信仰结成对子,并把相反的含义赋予对子的每一方。绘画中的象征性,某种程度上,也影射了现实社会的功利倾向。

人类的历史似乎是由对神圣土地崇拜的衰减而构成的。在邢庆仁的老家大荔,秘传着一种表演衅血牺牲的社火仪式——“血故事”。这项原始孑遗无疑是一种土地丰饶仪式,通过象征性地将鲜血涂于土地神的替身之上,希冀获得土地的丰产,这是对神圣土地进行祭祀的礼俗。而城市中招牌式的象征物,总是高楼、香肠和阳光,它们比土地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却也在加速我们遗忘土地的记忆。邢庆仁的绘画工作,似乎是在提醒我们,在内心深处,我们可能仍然不断地渴望回归原初的神圣,历史也正是由于这种在神圣衰减中的执着回归,而体现出其应有的精彩。

显然,邢庆仁的绘画,并不着眼于笔墨的精熟和构图的巧妙,甚至在弃绝某种整齐划一的美学,而充溢着神圣与世俗环绕的自然秩序的象征性。具体而言就是,画面中的植物和动物总是比人要大很多,甚至“好看”很多,且用色浓艳如同民间祭祀物品涂色;土地似乎永远深沉甚至黝黑;人常常在务农耕耘,偶尔偷闲,却心思不闲。这些符号对应着绘画的内在象征:那些具有灵能的植物和动物,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力,甚至灵性更强,性格更丰富多彩;延续生命的内在动力——土地,关于它的一切记忆,似乎正在消陨;人的劳动或其他日常行为动作透露出鲜活的人性力量。

象征的力量,“总是能穿过绿色导体,驱动花朵,它冲击树根,使其永葆长青”。

appraise

艺术点评

邢庆仁的个性早在他的成名作中就体现出来,而今洞悉了画坛观念与形式风云变化,他更加专注地回到自己的内心,以自己浸泡于生活之中的感受,把笔墨的运用变成通畅的语言,在造型的率性勾画之际,抒写笔墨如同引吭民歌,透溢出他旷达的心境与本真的性情。

——范迪安

他的人物画显然不同“水墨写实人物画”,虽然都是“形不准”,但在表达上显得更率性,也更自由。同时也不同于画坛上所宠幸的“新文人画”,因为他无意于拟古或玩味笔墨,却是留恋于一种乡土气息和自然本色的存在。但他又不是当今人物画坛上的什么“另类”,我个人对他的定位是:他是别具一格的新写意人物画的代表。

——陈孝信

从《回忆》到“乡音”再到“乡梦”,构成了邢庆仁不断逃遁而又无法逃遁的心灵轨迹,当这种灵魂的冲突外显为独特的形式张力时,乡梦便获得了特有的价值。

——刘骁纯

邢庆仁的画风和他所表现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艺术,随意、自然、放松,不拘一格,不假修饰,和那些如植物一样生长在乡间的村民一样,淳朴、真实、自然,毫无造作之气。

——贾方舟

从“风骨”到“风流”,实际上都离不开名士气。如果说赵望云的“农村写生”更多的是平民气的话,那么,庆仁的“农村写生”便多的是名士气。

于是,在庆仁的作品形态里,我读到了两个区分。第一个是在“农村写生”这条路上与赵望云的区分;第二个是在“名士风流”这一点上,与传统文人画家的区分。有了这样两个区分,庆仁的独特也就水落石出了。

——张渝

基于他对陕西乡村的了解,表现的是地地道道的乡村汉人的生活,这种乡村汉人的生活,没有过多的民俗特色、民族特色,他必须在日常生活里面去发掘他所找到的那个点,这个点也许在别人看来几乎是不成画面的,或者不能够表现什么画面内容的。也恰恰是庆仁要去诉说、表达的一种东西。

——尚辉

邢庆仁的艺术不同于传统文人艺术,也不同于美术学院造型体系,更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而是一种更融通的新的文人的抒怀,是朴野的写意之风。

——吴为山

他的艺术如他的人一样,语言质朴雄浑,具有力美。

——邵大箴

速写手稿

作品展示

| 黄昏的乡村树下 |

纸本素描

年代| 2002年

尺寸| 179×97cm

| 桥头 |

纸本设色

年代| 2021年

尺寸| 240×200cm

| 骑马回家 |

纸本设色

年代| 2022年

尺寸| 210×145cm

| 一条大河 |

纸本设色

年代| 2023年

尺寸| 140×222cm

| 魏塔 |

纸本设色

年代| 2014年

尺寸| 180×159cm

| 烟火 |

纸本设色

年代| 2023年

尺寸| 223×144cm

| 陕北·1937 |

纸本设色

年代| 1993年

尺寸| 134×137cm

| 线描 |

纸本设色

年代| 1985年

尺寸| 133×133cm

- END -

责任编辑:穆亚威

资料提供:冯娟 迟娜

微信制作:降金晶

审核:王 潇

欢迎关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

微信号: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微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官网:

乘坐地铁2号线到体育场站下车

乘坐公交600 616 603 215 239 14 36 26 709

701 704 610 游6 教育专线等至省体育场站

下车,向西走300米到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