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之演艺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10 19:26

“花儿”是广泛流传在西北农村的一种口头传承的民歌,主要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大约在200多年前,花儿盛行于洮河两岸,有成干上万的群众传唱。“花儿”借指青春期的男女,又叫“少年”“牡丹”等,是一种表达爱情的民歌形式。“花儿”这个称谓形象、亮丽、鲜活,意蕴十分丰富。

在岷县,每年都有一场盛大的活动,叫“二郎山花儿会”,集湫神祭祀、花儿演唱、物资交流于一体。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形成了多层面的民俗事项。岷县二郎山花儿会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岷县的二郎山及岷阳镇、梅川镇、十里镇、西寨镇、清水镇、西江镇、寺沟乡、秦许乡及周边地区。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岷县二郎山花儿会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岷县的二郎山及岷阳镇、梅川镇、十里镇、西寨镇、清水镇、西江镇、寺沟乡、秦许乡及周边地区。关于“洮岷花儿”的历史渊源,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但是最早文字记载花儿的当推明代文人高洪,在题为《古鄯行吟》诗中写到:“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耕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由以上情况可以推断,二郎山花儿会至少在明代就已成型。

二郎山花儿会主要由湫神祭祀、花儿赛唱、商贸交流等环节组成。湫神祭祀:每年农历五月初开始,分布在岷县境内的十八位湫神(龙神)全驾出巡。在祭祀村庄形成上蜡、上香、求神、发愿、唱花儿的大小花儿会场达40余处。花儿赛唱:“五月十七”赛会上,有湫神落轿听“花儿”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变迁,赛会上所唱“花儿”中爱情花儿占了主导地位,它也是“洮岷花儿”中最精华的部分。

原标题:《非遗过大年之演艺篇——洋芋花开(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