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泾河艺术剧院引进秦腔名家暨青年新秀专场演出侧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5 03:37

三月的平凉,春渐暖,花待放,一场秦腔艺术盛宴让群众喜上眉梢,“喜迎党的二十大·奋力建设新平凉”千场文化惠民演出——平凉市泾河艺术剧院引进秦腔名家暨青年新秀专场演出开启。

名家助阵,专场叫座。此次演出的泾河艺术剧院是平凉市的秦腔主力演出团体,是地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拥有一批坚持长年演出、勤于事业、艺有专长的优秀演员,他们艺术风格鲜明,技艺精湛,代表着平凉市目前秦腔的最高水平,所选剧目丰富,精彩纷呈。演出中,花脸的豪放粗犷,青衣的端庄秀丽,丑角的幽默风趣,老生的宽厚洪亮,令现场观众印象深刻,情到深处时,无不击节赞赏,意兴盎然。

此次演出还邀请了“西北花脸王”张兰秦,被誉为“秦腔界金凤凰”的窦凤琴等名满陇上、享誉四方的业界泰斗助阵演出,既让观众有幸欣赏到了一场高水准、高规格的艺术盛宴,也让本土青年演员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促使平凉市的秦腔艺术能在全省、全国叫得响,唱得亮。

文化惠民,群众满意。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平凉市先后举办了文旅夜宴百日惠民演出,“建党百年·初心如磐”庆祝建党百年百场惠民巡演,“喜迎党的二十大·奋力建设新平凉”千场文化惠民演出等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本次演出,旨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广大戏迷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每天清晨,平凉剧院门口的广场上攒动的人头,有序地排队,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诉求的最好见证。政府买单,文化惠民,各路名家联袂助阵,青年才俊倾情展演,全面展示平凉戏曲高水平,新形象!以文化人,文化强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交流,互鉴提升。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重要指示。随着《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传统戏剧面临着新的、极为难得的机遇,也对其保护、传承、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戏曲,继承着数千年中华文化之精粹,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秦腔作为脍炙人口的地方剧种之一,是甘肃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雅俗共赏,在民间肩负着高台教化、传递历史、审美娱乐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平凉市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大力保护传承优秀非遗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演出,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参与进来,自发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在全社会形成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的融入,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颜。 

演出活动终将谢幕,但活动的影响是长远的,平凉市的文艺演出、文化惠民、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七天的戏剧盛宴,使群众对于文艺事业,有了更大的期盼,也有了更高的期许。想群众之所想,演观众之所盼,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平凉市文旅局将更好地通过文艺展演来促进、引导戏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