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说物话灵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8 17:59

社火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

每当严冬已尽、冰雪初融、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之时,先民们就杀猪宰羊,用自己获得的劳动果实,祭祀“神灵”,祭祀祖先。此时,终年劳累的原始先民有了歇息的机会,他们欣喜若狂,就把自己“打扮”一下,在脸上涂上朱砂,把鸟羽扎缚在头上,大喊大叫,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社火。

灵台社火最开始是地摊子社火。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内容日益丰富,表现方式日益多样,出现了高跷社火、马社火、芯子社火、车社火,越来越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气息。

每逢春节,灵台辖区各街道、社区、村社群众都会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勤劳朴实的灵台人民无不沉浸在独特的年味中,一起分享喜悦,祈福迎新,共同唱响美好生活新篇章……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项民俗活动没有如期举行,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和社火中浓浓的乡情味却永远牵动着灵台民众的心,相信灵台文化事业也会像“社火”一样永续发展、绵亘流长!

接下来,敬请观看系列短片---《永远的社火》。

出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