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记忆:社火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2-20 20:15

发布于:北京市

原标题:时光相册 | 年味记忆:社火

正月十五社火欢

男女老少乐翻天

每年春节前后及正月十五前后

对于诸如陕西、河南等文化发祥地的百姓来说

最开心最喜庆的事

就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地耍一场社火

这样的年味

才能像酒头一样浓烈火辣

这样的年味

才能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社火,是中国历史上渊源久远、内涵丰富、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的一种民俗文艺形式。源于对土地与火的崇拜,古代劳动人民产生了祭祀社(土地)与火的风俗。后逐渐发展成为集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文艺形式之大成的大型群众文艺活动。意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国泰民安。

在上些年纪的人记忆中

社火是孩童时美好的记忆

是听不完的大戏

看不够的杂耍

吃不够的美味

是那碧绿的豆麦田地

是那流水潺潺江南水乡

是孩童尽情的嬉戏打闹

是乡民淳朴的真情守望

是锣鼓震震

是鞭炮喧天

是跳跃的高跷竹马

是舞动的秧歌旱船

是激昂的高腔老调

是婉转的青衣花旦

是脸上五彩的油墨

是身上的红绸绿衫

是踮脚梗脖的拥挤

是人山人海的围观

是人们无法忘却的记忆

像一杯浓烈火辣的“老酒”

像一碗底蕴醇厚的“老汤”

伴着浓浓的年味

抹不去的是那一抹思乡的乡愁

策划:王建华 李尕

统筹:费茂华 周大庆

本期主持:周大庆

海报、视频:周大庆、尹栋逊、康亦斐(实习)

视觉设计:康亦斐(实习)

图片:杨礼门 王颂 安克仁 刘泉龙 韩瑜庆

梁强 杨世尧 彭昭之 陶明 陈其保

宋彦桦 李安 高宏善 王将

编辑:黄晓勇 周大庆 邵泽东 郝建伟

老照片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往期链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